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肛門手術後可能併發症和處理方法

1. 手術後傷口疼痛

開完刀會傷口疼痛,尤其在排便時,可使用口服/靜脈止痛劑與溫水坐浴來緩解疼痛。術後第一星期可以在大臉盆用溫水坐浴時解便,解完便再將水倒掉。


官醫師心內話現在開刀觀念會盡量以最小的傷口處理肛門問題,所以大多數病人隔天出院回家用口服止痛藥即可,但是一定要勤泡水,甚至用蓮蓬頭溫水沖洗都可以,如此可以舒緩肛門括約肌,達到放鬆、止痛效果。


2. 解尿困難

由於手術處疼痛、止血紗布填充等因素使得尿道括約肌收縮,進而導致解尿困難,少數病人因急性尿液滯留需要放導尿管,不過在拿掉肛門紗布和溫水坐浴後幾乎所有病人都可以順利移除導尿管。病患本身若平常即有解尿困難,術後有較高的頻率產生此症狀。


官醫師心內話:由於複雜肛門廔管需要使用半身麻醉開刀,手術後要平躺6~8小時,會造成解尿更加困難,但還是跟病人平常是否解尿困難有關。好消息是幾乎所有病人隔天都可以順利拔掉導尿管回家,不必擔心。


3. 傷口處大出血(>30 ml)

有些在手術後不久發生,有些則在手術後七至十四天(出院後)發生,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緩解,少部分需要局部注射麻藥,作傷口處理甚至再縫合止血。若有此情形需立即來急診處置。


4. 感染

傷口感染、膿瘍、產生廔管,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時可能需再次手術


5. 肛門狹窄

目前手術的方式產生肛門狹窄的機會很少見。若是出現,可能需在門診做擴張或再次接受手術

 

官醫師心內話肛門會狹窄的原因大部分是本身病人肛門就比較小,開完刀傷口癒合時可能縮更小。以官醫師的習慣,手術後10天內會約一次門診,之後兩星期再約一次門診,第二次門診即會做肛門指診確認是否狹窄。現在發生狹窄機率低,但萬事無絕對,請病友一定要回診檢查傷口。



(以上說明改寫自 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肛門手術說明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